本网讯 11月20日,档案馆组织全馆专职档案员观看影片《吾爱敦煌》。机关第二分工会参与观影。
《吾爱敦煌》是一部致敬中华优秀文化和优秀文化工作者、以历史为背景的现实人物传记片,人物原型是曾获多项国家荣誉称号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樊锦诗北大毕业后即到敦煌工作,为莫高窟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倾尽心血,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影片以第一人称,通过旁白,讲述了樊锦诗如何在前辈感召引领下与敦煌牵绊一生的人生经历,同时也记录了几代敦煌人致力于文物保护研究与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是本片最好的注解。
电影的镜头语言用诗意的影像展示了莫高窟这一古代文化艺术瑰宝的厚重与璀璨,大漠戈壁的苍茫与寂寥,也在主人公沉静的娓娓道来中,让观影者远离喧嚣,心弦被扣动,心灵被涤荡,感受着人物的敬畏与谦卑、痴迷与执着、探索与创新、严谨与诚实。
樊锦诗对莫高窟,如高山仰止,说“在莫高窟面前,谁都不敢说老”,她视其安危如生命,抛家离子,扎根大漠,为其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她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铿锵誓言,总是感念常书鸿、段文杰等老一代敦煌人,常说“人啊,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你要把你做的事当个事,这就行了。”
樊锦诗认为自己此生命定,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用热爱抵御岁月漫长。退休后的她还会在春节无人时拿上马扎和水壶,找个洞子一看就是一天。为反对敦煌完全开放,她跟人拍桌子,据理力争,奔走呼号,请求国家保护。面对流沙般的岁月和市场化开发大潮,她的坚持像块顽固的“礁石”。
樊锦诗用最先进的理念、最先进的技术、最严苛的标准来实践对莫高窟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她打开全新视野,走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道路。为了做好文物的科学记录档案,提出用计算机技术永久保留信息的构想,克服图像采集、图像拼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逐步建立“数字敦煌”资源库。
樊锦诗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厌千回改”的治学态度,历时40年主持编写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敦煌洞窟留存了珍贵的档案资料。
一个个片段、一处处场景、一段段经历、一个个故事……随着影片的推进,铺陈在观众眼前,深沉、厚重、绵长,令人感动与回味。影片用短短100分钟浓缩了樊锦诗一个甲子的执着坚守、几代敦煌人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让人意犹未尽,大家难掩于心,纷纷抒发自己的观影感受。
档案工作与文博工作密不可分,都要履行收集、保管、研究、保护、传承、利用等职责,担当赓续文脉的使命。作为档案工作者要学习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方能做到像樊锦诗所说的“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人,无愧祖先、无悔后人”,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作者:许海燕 李想 并综合供稿;审稿:许海燕)
附:观后感
“这部影片不只是樊锦诗的个人传记,更是塑造了一个不断传承的莫高窟人的群像。希望专职档案员们以他们为榜样,担当为党管档、为校守史、为民服务的责任与使命。”(黄镭)
“借用常书鸿的那句话:‘你们年轻人啊,应该让自己化成一束光,照亮莫高窟,此等人生境界,大也,盛也。’在档案面前,我们都是年轻人,要像敦煌研究院的那座《青春》雕塑一样,一心向阳,保持朝气;像樊锦诗们一样,坐冷板凳,下笨功夫,长真本领,迎难而上;锤炼小我,强化大我,追求无我,‘我心光明,亦复何言’。共勉。”(许海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后的六十甲子樊锦诗成为一个优秀的敦煌文化学者并走上文化研究保护,传播开发的管理岗位,但对敦煌这笔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却始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科技文化事业的关注,作为敦煌文化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她懂得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心心念念国家的嘱托和前任院长同事们的厚切期望,她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创造开辟传播展示敦煌文化的新路径,她不计名利,厚德载物育人,为延续敦煌文化尽心尽力,留住人才,人尽其才,不经意间,樊锦诗亦然收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之境也。
通过观影,我们看到了一望无垠、风沙漫天的大西北,领略了华美瑰丽、饱经沧桑的敦煌文化遗产,参悟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三代敦煌文化研究者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攻略,但最值得我们思考和感悟的是樊锦诗这一代人践行其肩负的责任感使命感的素养和操守;以苦为乐,终其一生,无怨无悔的奔赴事业的决心和毅力;能在时代高速发展变革之中依然坚守初心、创新思维,与时代同行的大能和魄力。与敦煌文化一样,档案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保护、管理、开发各项事业想要取得长足发展,亦必然需要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精神的注入。”(汪伟)
“樊锦诗成为院长后,一方面将文化保护当成保卫战来看待,与各方机构角力,坚守信念反对以眼前的经济收益为目的过度开发;另一方面又凝聚合力,积极寻找技术支持,通过前瞻性的科技手段和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在保护壁画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群众的参观需求,两相结合实现了对敦煌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这是考古开发、文物保护的思路,但在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也同样适用。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培养档案思维,时时思考怎样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结合数字化手段,在保护珍贵档案和史料的同时,满足利用的需求,同时进行进一步资源开发,起到档案宣教、文化宣传的作用,真正将档案资源用好用活。”(敖玢)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莫高窟留在我印象里的,依旧是茫茫戈壁中的那些一个个讲述着千年前故事的洞子。一批批敦煌儿女的接力传承让这些本应该湮灭在时间中的历史被保存了下来,成就了敦煌文化的生命长度。樊锦诗作为第三代敦煌研究院院长,更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数字化后的敦煌瑰宝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莫高窟留给考古工作者的是游客散尽后的寂寞和苍凉,但这群伟大的传承者却让一个个洞子穿越漫天黄沙来到了俗世之中,让敦煌文化继续盛大。作为青年档案工作者,更要学习大漠深处的奋斗精神,深耕于档案事业,日益精进专业知识,以敏锐的感知力将技术革新引入业务领域,让沉默的档案更加鲜活。”(倪秀松)
“看完影片,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句话,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守正创新”。樊院长她“守正”守的是历史,是中华文明瑰宝;她勇于“创新”,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应用现代化设备,主动探索数字化技术和流程规范,开展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工程,让敦煌石窟免遭破坏,焕发出熠熠生辉的新时代风采。我们新时代档案人也要把“坚持守正创新”牢牢记在心中,落实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在守正中把稳舵盘,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