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协调育人作用,激发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徽红调研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联合建筑与规划学院师生、艺术学院及公管学院学生组成,师生团队走红途、探古建、访茶人,将广袤乡野作为行走的课堂。
走红途,弘扬“铁军”精神
岩寺,古徽州重镇,也是一方红色沃土。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迁驻于此,这里成为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集结地,新四军整编成军地和东进抗日出征地。“徽红调研团”走红途,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岩寺,第一、二、三支队驻扎地潜口、琶塘与西溪南。“我们看到的地雕是新四军的第一个臂章,刻有挺进抗敌的字样……”,展厅内,“小铁军”讲解员为团队带来生动的讲解,通过岩寺集结、誓师东进、军民情深、抗日烽火、新四军皖南游击队6个展厅的解说,团队成员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党史军史课。
“这座廊桥,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原名洪福桥,历史不仅赋予文物价值,还承载着文化意义。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桥。大家看,桥两头的小屋,承载着新四军最核心的两个部门——机要科与发报室。在这廊屋下,叶挺、项英等经常给当地老百姓讲抗日道路,陈毅在这里与百姓下棋,开展统战工作……”夏淑娟老师现场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弘扬徽州文化与“铁军”精神融为一体,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激发了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与对革命前辈的崇敬。
探古建,彰显人文关怀
徽州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都离不开“水”文化。“徽红调研团”走进西溪南、渔梁,实地调研与水相关的古建筑与古村落。
西溪南曾在歙西平原盛极一时,全村有曲水园、钓雪园、果园等四十余座园林,现存有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曾是新四军第二支队驻扎地。我校师生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实践等多方面多角度对西溪南古村落与水系进行研究,开展详细的实地测绘和工程实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溪南基于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依托丰乐河水系与杨树林,形成了现实版“绿野仙踪”。“徽红调研团”的师生们详细了解村落的整体布局与历史沿革,重点观摩国宝单位老屋阁、绿绕亭,孙静老师向队员们讲解了古建筑的结构分类、装饰特点及保护措施,她特别提出,古建筑保护中对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这是保护古建筑原真性的基础。此外,调研团还访谈了当地村民,收集了村民们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见。
渔梁古镇是由渔梁坝这一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以后发展起来的、以交通运输、货物集散为主要功能的古镇,调研团在渔梁坝上看到大坝由天然花岗岩砌筑而成,石钉、石柱穿插其中,感慨古人的建造技艺。孙静老师强调,“渔梁因水而兴,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这里是古代徽商抵钱塘、下扬州的重要码头,是徽州商人‘梦开始的地方'”。通过对渔梁坝、渔梁古镇及上下游太平桥、紫阳桥的调研,队员们充分理解了古人治水的方法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充分借鉴古代的营建智慧,将时代要求与历史传承有机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访茶人,了解特色经济
调研期间,张云老师带领小隐茶艺社成员前往太平猴魁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桃源基地参观百亩茶田,听老茶人讲解生态茶园里的动物、植物、气候等。林下茶的新型种植方式让万亩茶园实现了生物链的平衡,做到了有机茶和生态林的二合一。从蚂蚁到百年古树,新型原生态农业模式引发了师生的思考。
调研团走访了当地茶农,了解产茶收入、制茶过程。家住桃源张家村民组的邵宗福讲述了国家茶业相关政策给力,茶农勤劳致富走上幸福路的故事。调研团还参观了六百里猴魁博物馆,欣赏了茶艺师的太平猴魁茶艺表演,并进行品鉴。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凡涛和调研团座谈,畅谈茶文化与茶行业未来发展。
“行知合一”助力文化振兴
徽州被誉为“东南邹鲁”,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如何弘扬与徽州教育相关的文化素材与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王敏老师从环境育人入手,娓娓道来。
现存的竹山书院是江南第一古书院,从古樟树“水口林”到清旷轩“桂园”,竹山书院的规划和营造处处匠心独到;从正厅的“竹解心虚”,“山由篑进”到文昌阁的“心悬日月”、“道在千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徽州人的一种精神品质:谦和儒雅,淡泊宁静,志存高远,砥砺前行……艺术学院学生在古朴典雅的书香中形成“窗明几净”构思——提取文化符号,当即酝酿手绘书院的十八处天井,赠与书院作为文创的素材。这正印证了是徽州另一位文化名人,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在“万世师表”陶行知纪念馆,馆长凌文向团队成员们详细讲解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爱国情怀,师生们认真感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通过参观和访谈,师生们对“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德立教,爱满天下,知行合一”,对老师们来说是一堂生动的师德师风实践课。同学们表示要崇尚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和提高劳动能力,切实体会“劳动是人生乐趣的源泉”的至上境界。
通过这一趟难得和有意义的文化之旅,团队成员们近距离感受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学们在学思践悟中磨练了意志,拓宽了学习视野,提高了综合素养,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建大学子的青春力量!(作者:夏淑娟;一审:任亚若;二审:张亮;三审:李万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