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走在泾县章渡古镇的老街上,有种时光穿梭的感觉。两边建筑新旧交替,这里正在进行新徽派改建,对一栋栋吊栋阁的抢救性改造,带动了章渡古镇的新生。炎炎夏日,行走在其中的是“新徽派与乡村振兴调研团”,这是一支联合组建的调研服务团,由马克思主义老师、建筑与规划学院的研究生、艺术学院的本科生组成。
探古镇历史 感文化之美
“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这是诗仙李白笔下的漆林渡,也就是现今的章渡古镇。古镇位于青弋江畔,昔日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塞,曾经酒肆茶楼遍布,四方商贾云集,是皖南山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渡口经济与码头文化发达。后因修建陈村水库、撤乡并镇、城镇化发展、新村建设等一系列主客观原因,章渡古镇逐渐没落。
古镇老街最有特色的建筑是沿江傍水建造的一排吊脚木楼,俗称“吊栋阁”。调研团看到,这片延绵几千米的古建筑有三分之一坐落在陆地,三分之二悬空铺设,每间有6-8根长木柱支架悬空于青弋江左岸,故有“江南千条腿” 之称。这种独特的建筑构造,使得其泄洪能力大大增强,巧妙地缓解了洪水对房屋的压力,留下“永不倒镇”的佳话。
来自建规学院的团员尚艳蕊认为,“吊栋阁”在选址、营造、用料上都充满了智慧。而艺术学院的团员陈熙则对造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创作了别致的系列连环画。
与章渡古镇相邻的丁家桥镇被誉为“中国宣纸的发祥地”,为了探寻中国宣纸的发源地和感受书香文化,调研团的师生们共同前往丁家桥镇,了解宣纸制造工艺流程与线装书的发展历史。从青檀树皮、燎草变成韧性十足的宣纸需要经过选材、制浆、捞纸、晒纸、剪纸等108道工序,历时整整3年。宣纸的制造工序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体现了古代匠人对事物的极致追求。宣纸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村民工作、家庭两不误。
温红色记忆 扬抗战精神
章渡古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与新四军军部旧址云岭镇接壤。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此设立“章家渡兵站”,依托青弋江的黄金水道,运送重要军用物资。1939年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从这里上岸,亲临新四军军部,商定抗日救亡战略方针。
为重温红色记忆,调研团一行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沧桑的历史图片,真实的场景展示,使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深厚内涵与革命先辈不畏牺牲、奋发进取的革命热情。带队教师夏淑娟、张云以“皖南事变”、抗战精神为主题向团员们讲授了微党课。通过参观和微党课学习,弘扬爱国情怀和伟大抗战精神,团队师生进一步坚定了爱国理想信念,激发起奋斗精神。
思融合发展 助乡村振兴
通过实地探访,队员们了解章渡古镇的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新徽派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举措。为进一步了解章渡的发展愿景,队员们与章渡村村民委员会成员进行了座谈。村支书汤君介绍,章渡村201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现在宣城市109个出列村中排名第一,但是发展中难点和困境也让年轻的汤书记犯难,人口流失,农产品相关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产出较为分散。
目前章渡村正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特色文化古镇,将吊栋阁、章渡老街、百亩荷花园、千亩牡丹园等形成旅游观光带,发展农家乐、垂钓中心、采摘园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
现在古镇改造中既要保持原有的古民居风貌,又要在内部的装修中让现代游客感到舒适。原来建筑基址不变,维持旧有建筑风貌,老的建筑材料能用则用,同时工艺和材料上又与时俱进。团队结合当地的推广模式,研讨如何推进新徽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如何做好水文化与兴村文化的联动,让古镇重新焕发美丽乡村活力。(作者:张云 夏淑娟 汪世豪;审稿: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