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集体备课会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05-15浏览次数:133

本网讯 3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主教楼1711会议室举办本学期第一次公开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主题是“‘两会’精神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李东海老师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王勇老师主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李东海老师认为历史学科的优势、重难点就是构建历史坐标,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史实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上考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于“两会”精神如何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他提出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出发,抓住“两会”精神的关键词,从历史中窥探其内在发展轨迹;另外,他还强调要用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引领教学,多渠道解决教学的“痛点”、“难点”等问题。

王勇老师认为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是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党的最新理论与方针政策“三进”工作是思政课教学的常态化工作。因此,“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责任。要围绕为何融、融什么、怎么融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设计上,他提出思政课教师可以运用问题融入式、音视频融入式、案例融入式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关注热点与兴趣、思想困惑与问题、认知领域与水平进行,避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独角戏场面。他建议思政课教学要在“趣”上动脑筋,要在“导”上下功夫,要在“悟”上求突破,要在“情”上有追求。两位老师的分享引起大家的共鸣,老师们就“两会”精神如何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并具有学科特色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促进了学院教师的交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坚持集体备课长效机制,不断改革创新集体备课方式,把集体备课的成果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切实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整体教学质量。(文:董慧敏;审核: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