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贤龙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9-04-17浏览次数:1406


罗贤龙,男,19799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道家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三项,参与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和高校重点研究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8篇。



主讲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走近鲁迅”、“形势与政策”等

 

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

1抉心自食式文化反刍:鲁迅与道家关系研究,编号(SK2013B121),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四类,主持,结题。

2水系变迁与安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研究,编号(SK2012B110),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四类,参与(前2名),结题。

3文化强省战略下道家文化价值研究,编号(SK2014A212,安徽省教育厅,三类,参与(前2名),有阶段性成果。

4文化线路视角下的“徽州古道”研究,编号(AHSKQ2014D64),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三类,参与(前2名),在研。

5《管子》黄老治道及其现代社会治理价值。编号(SK2015D19),安徽省教育厅。三类,主持。

 

代表论文:

1、尹文子老子注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二类,第一作者;

2、回归与超越:老子社会形态论,《学术界》,二类,独撰;

3、《出关》心解:鲁迅心中两个老子的纠结,《广州大学学报》,三类(cssci扩展),独撰;

4、庄子思想的近现代化诠释模式变迁,《赤峰学院学报》,三类,独撰;

5、经济放缓形势下提高省属工科高校就业率攻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三类,独撰。

 

获奖情况:

1、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织委员会举办,作品《随心而动》获得三等奖,教学效果二类。

2、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厅举办“青春·理想”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作品《青春》获三等奖,教学效果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