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虹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9-04-17浏览次数:2196

 

李虹,女,1962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社会伦理研究方向。主持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8项,参与省部级及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30篇。安徽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哲学应用学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伦理学》、《形势与政策》等。


主持教科研项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工作室,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思政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Szzqih1-1-2016-13)

2.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原理”课教学研究,2016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6JDSZK068)

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复数的启蒙”与文明的多样性——18世纪启蒙运动比较研究(AHSKY2014D143)

4.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心态的培育SK2012A036)

5.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人的精神生态及其教育研究 2010SK265)

6.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小康社会中的城市伦理问题研究2010SK195)

7.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

8.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与思维素质的培育研究


代表论文:

1、李虹.舍勒对爱的现象学研究述评,道德与文明,2007(6)

2、李虹.羞耻感功能论,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年9月16日

3、李虹.舍勒对羞感的现象学分析及其当代启示,合肥学院学报,2008(5)

4. 李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人精神教育探讨,厦门市委党校学报,2008(2)

5、李虹、项松林.在洛克、孟德斯鸠与黑格尔之间——苏格兰启蒙思想家论市民社会与国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6、李虹、项松林.道德的民主化启蒙:以苏格兰启蒙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学术界,2012(5).

7、李虹.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3),精神文明建设(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0(12)

8李虹.在哲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3)

9、李虹、黎文森.哲学原理课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读点原著,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1)

10、李虹、项松林. 新发展理念融入“原理”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12)


获奖情况:

1、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03);mg电子游戏官网_mg老虎机游戏-电玩城下载“优秀教师”(2018)

2、本人负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获校级优秀课程(2007年);

3、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2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加强哲学课教学法研究 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2004);“运用‘五结合’教学法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2008)。